曾国藩为何快速解散湘军,手中无兵权,他就不怕朝廷过河拆桥吗

admin 2019-10-26 1097

曾国藩解散湘军,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事件。历史上的将领们,在把军队招募起来,为朝廷建立了大功劳后,很少有像曾国藩那样,主动把军队解散了的。

(曾国藩)

这些将领们不愿意解散军队,主要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想手握兵权,继续有所作为。毕竟皇权并不真是什么“上天给予”的,而是枪杆子里打出来的。别人能当皇帝,只要自己的实力足够,也可以当皇帝。二是自己也想当一个的忠臣,忠于皇帝,不让皇帝烦心。但是自古以来,皇帝都喜欢搞过河拆桥的事。他们因为忌惮功臣,所以总要找个理由,把功臣给干掉。功臣要想保住小命,手中必须要有兵有权。

但无论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将领抱着兵权死死不放,最终的结果便是,战争又将再一次打起来,直到一方彻底消灭另一方,兵权完全掌握在胜利者手里为止。或者从此引发天下大乱,同时开始又一轮更加残酷的厮杀。

但是曾国藩在攻下天京以后,他却主动解散湘军,至少把大部分人遣散回乡。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要丢掉兵权呢?就算他没有想拥兵自大的想法,难道他不害怕被过河拆桥吗?

当然了,我们知道,曾国藩解散了队伍,主动丢掉兵权,但是他并没有被过河拆桥,反而过得有滋有味,并未受任何打击。

曾国藩反其道而行之,没有像古代将领那样,死死抱住兵权不放,为什么他竟然能获得善终呢?

(慈禧)

我认为,曾国藩能实现这样的奇迹,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慈禧想用汉人大臣取代满人大臣。

慈禧是通过政变上台的。同时她是在以奕䜣为代表的皇室成员的支持下上台的。虽然她把顾命八大臣给打下去了。但是她又将面临着皇室成员的威胁。

古代上位的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一般的做法是,重用自己的娘家人。包括东汉那些掌权的太后们,甚至也包括武则天。他们利用娘家人,来打压皇室和朝中大臣。但是慈禧想依靠这个是办不到的,因为她娘家人并没有什么厉害的,没有可以在朝中掌权的人物,所以这条路就断了。

但是慈禧太后又不能不培置自己的势力,这时候,她看到了汉人大臣在抗击太平军中,所起到的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想把这些汉人大臣们提拔起来,用他们对抗满人大臣。并与皇室成员奕䜣等人抗衡。

正因为如此,所以曾国藩等湘军将领,就没有受到打击。

其二,曾国藩解散的只是兵勇,将领们全都留下来了。

曾国藩当时把湘军中的兵勇给解散了,而将领们都留了下来,并被朝廷任命到各地去当官。这些人包括了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刘坤一等等重要大臣。他们后来都担任那各省的总督、巡抚,以及朝中重臣。据不完全统计,这样的人至少有二十多个。

可以说,这是曾国藩非常厉害的一个杀招。毕竟士兵们要想召集起来,其实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而一个重要的将领要培养起来,却非常不容易。曾国藩留下了将领,其实也就留下了湘军最重要的力量。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朝廷想要打击湘军将领,其实是有所忌惮的。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们会担心这些湘军将领们联合起来,给自己制造麻烦。

(李鸿章)

其三,湘军看起来解散了,其实转换成了其他形式的军种。

曾国藩确实解散了湘军,但是汉人军种并没有消失,又出现了李鸿章的淮军、左宗棠的楚军等等。这些军队其实是湘军的一个变种。也就是说,看起来湘军解散了很多,力量减少了很多。但军队却以另外的形式存活了下来。这样一来,既不让朝廷忌惮,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实力。

其四,朝廷需要利用曾国藩及其他湘军将领们。

因为当时的清朝,不仅仅地方上起义不断,暴乱不断,外国列强也不断入侵。清朝当时的八旗军,包括绿营军,都早已失去了战斗力。要剿灭这些不断风起云涌的起义军,打击外国列强,还只能靠汉人军队。

所以,如果慈禧在这个时候过河拆桥,肯定就寒了所有汉军将领的心,汉军将领们将不再为朝廷服务。那样的话,真就天下大乱了,清政府也可能提早就完了。


上一篇:张之洞很重视儿子们的教育,为何他的两个儿子却沦为汉奸
下一篇:刘邦在去世前才知道,当年在乌江边上,项羽为何不跑路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