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百年,为何只有中国搞出了疫苗

admin 2019-9-12 1399

9月10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一则“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在即”的消息受到了最高程度的关注。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称之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一个里程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超等主管更对疫苗的市场前景作出十分积极的评价;与会的48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中不止一家发出“就等你了”的热切期盼。

9月10日在京召开的中国农科院非洲猪瘟防控与生猪复养技术推介会上,一则“非洲猪瘟疫苗临床试验在即”的消息受到了最高程度的关注。

中国农科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称之为“非洲猪瘟疫苗研发的一个里程碑”;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陈光华、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马洪超等主管更对疫苗的市场前景作出十分积极的评价;与会的48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中不止一家发出“就等你了”的热切期盼。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1921年最初发现于肯尼亚。近百年来,由于其感染机制复杂,世界范围内迄今尚无有效预防用疫苗。

这样一个百年级别的世界难题,我国自2018年8月初爆发非洲猪瘟首例疫情以来,仅一年时间就获得接近商用的突破,学界、业界、公众乃至高层流露出疑问,是正常的。

“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确实是一个巨大挑战”,疫苗研发团队负责人、中国农科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所长步志高研究员表示。近百年来,该疫苗难产,他总结主要原因有三:病毒宿主“非常狭窄”,只感染野猪和家猪,一感染致死率极高;其细胞宿主“也非常窄”,主要是猪的原代巨噬细胞;非洲猪瘟病毒是个孤家寡人,曲高和寡,没有其他近亲的病毒可以借用。

“我们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采取基因缺失的技术方案”。他解释,过去一百年对非洲猪瘟的研究不断深入,尤其近几年生物技术的突破,对非洲猪瘟感染的机制、独立的分子机制和免疫保护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所以我们是天时地利人和”。

步志高举例,拿到毒株以后,要遴选构建疫苗的策略,这就是基因缺失疫苗。实际上最近这五六年,国际上发表了五种被认为有应用潜力的策略,其中英国一种、西班牙一种、美国三种。“我们借鉴这五种策略,对中国的病毒分离株作了缺失实验,结果发现其中三种达不到目的,还能够完全致死,或者部分致死;有一种失去了免疫效力”。剩下一种美国人发表的,哈兽研经过深度的生物安全评估,发现它持续感染时间比较长,而且同居感染;更重要的是在体内连续传代时,这个疫苗株可以发生毒力返强。“最后我们得出结论,欧美所有的现成方案都是不可行的,我们必须采取新的技术方案”,就是现在的双基因缺失技术方案。

目前,该方案已完成有效性、安全性的实验室研究,并突破了一直制约疫苗规模化生产的最大瓶颈——以原代巨噬细胞实现工业化生产,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唐华俊总结,哈兽研短时间在世界百年难题上有重大进展,四方面优势缺一不可:一是有一支敢打、能打硬仗的团队。上世纪80年代,哈兽研就解决了世界上百余年未解决的马传染性贫血的免疫难题,成功研制出马传贫疫苗,在全国推广,完全控制了该疫病。他希望非洲猪瘟疫苗能在不久的将来成功成为哈兽研解决的第二个百年世界难题。二是有非常给力的科研平台。国内独有的P4高等级研究实验室,去年刚起用的时候还没有发生非洲猪瘟;加上10年前就超前储备了SPF病毒株。没有这些,疫苗不可能成功。三是近年来基因组学的蓬勃发展。四是真正到位的产学研结合平台,没有这些平台,就是研究出来了,也做不成。



上一篇:取得重大突破,中国芯片自给率或达40%!美日韩三国开始担忧?
下一篇:小度冲关拔寨,李彦宏引领百度AI稳健起势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