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射成功!最快6.5小时送抵空间站,3个月后接回,神舟“太空专车”新技能get!

admin 2021-6-17 1030

北京时间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继神舟五号首次实现我国载人航天飞行、神舟七号首次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首次实现空间交会对接等一系列试验飞行后,我国研制的载人航天器首次执行空间站航天员往返运输任务。本次任务也将实现“神舟”系列飞船立项之初的终极目标,作为可靠的空间往返运输工具,支持我国载人空间站运行。

三舱在轨,单舱返回

据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项目产品保证经理郑伟介绍,神舟十二飞船主要方案继承二期神舟系列飞船设计,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三舱结构,总长度约9米,总重量约8吨。

神舟十二号飞船经历上升、入轨交会飞行后,将与已经和天舟货运船形成组合体的空间站核心舱对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组合体,执行空间站建造阶段第一次任务。在轨期间,飞船将维持三舱飞行的状态。

航天员完成本次飞行任务后,将会返回飞船。飞船撤离空间站,执行返回和着陆飞行,将航天员安全带回地面。在返回前,神舟十二号的轨道舱、推进舱依次分离,由返回舱单舱返回地面。着陆时,返回舱以降落伞减速为主,着陆缓冲发动机配合,以确保着陆安全。

从发射到进舱最快6.5小时

相当于北京乘高铁到长沙

与以往的载人飞船相比,神舟十二号在空间交会和返回技术上有了明显升级。

郑伟介绍,本次任务将采用快速交会技术,在空间站核心舱的配合下,由飞船控制计算机自主计算和执行轨道控制,发射后约6.5小时完成与核心舱的对接,航天员即可以进入空间站开始太空生活和工作。这大约与从北京乘坐高铁到长沙的时间相当,可大大减少地面飞行控制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时间。

而且,通过对返回过程控制算法的改进,航天员的返回过程和着陆落点位置控制将更可靠。

从地基测控转为天基测控为主

北斗导航终端引入飞船设计

此次任务还应用了国内多项科研成果,并对一些成果进行了改进。

郑伟透露,神舟十二号飞船对多项国产化芯片应用进行了改进,元器件和原材料全面实现自主可控,飞船使用的控制计算机、数据管理计算机完全使用国产CPU芯片。

随着我国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完成,北斗导航终端也引入飞船设计中,导航计算、返回搜救落点报告等都采用了北斗系统定位数据。

此外,依托我国中继卫星系统,测控由地基测控为主全面转为天基测控为主,地面站船测控为辅,减少对测站、测量船的需求,既扩大了测控覆盖率,又节约了任务成本。

以空间站为太空基站

增加通信能源等设计

针对空间站任务,神舟十二号飞船对停靠空间站技术进行了改造升级。

郑伟介绍,载人飞船为执行各类验证任务,原设计是基于单船自主飞行为主进行设计。然而,在空间站阶段,载人船任务单纯为服务空间站运行,因此在接近和长期停靠空间站过程中,增加了以空间站作为太空基站的无线和有线信息通信、能源并网、环境控制等支持设计,极大提升了执行任务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神舟十三号发射塔待命

可短时启动“天地救援”

就在神舟十二号发射升空之时,它的“同胞姐妹”神舟十三号也在发射基地厂房就位——作为本次任务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它已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

“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长征2号F运载火箭配合下,地面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将神舟十三号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郑伟透露,本次研制任务,神舟飞船为多船批次投产,两船同时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神舟十二号和神舟十三号两艘飞船总装、测试等工作。这给研制单位带来很大挑战,几乎要在原完成一艘船时间内完成两艘飞船在工作。研制队伍通过技术流程优化、计划统筹编排、研制过程高效技术手段提升等措施,确保了任务按计划完成。


上一篇:造谣中国核电站,CNN再次刷新下限
下一篇:美政府正寻求中方批准波音737MAX复飞?外交部回应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