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储备货币地位不断减弱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则进一步加强。事情的最新进展是,路透社6月27日援引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报告称,5月人民币连续第七个月维持国际支付第五大最活跃货币,其份额从4月的1.88%小升至1.95%,创四个月新高。
SWIFT称,总体而言,人民币支付金额相比2019年5月增长5.69%,而同期其他所有支付货币的支付总额仅增加1.73%。也就是说,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上升状态或处于“一枝独秀”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人民币已超过加元、澳元分别占据的1.81%、1.52%的份额,这几乎是新兴市场货币过去所不可能做到的事。
不仅于此,人民币国际化的另一个体现,在于全球多个同样拥有储备货币的发达市场也正加大向人民币靠近的力度。比如,继欧洲央行两年前率先宣布增持人民币储备资产后,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央行也分别在去年宣布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对此,德国央行一位负责人称,将人民币列为外汇储备是全球经济的客观情况决定的。
此外,一些发达国家还通过不断与中国央行签订本币互换协议的方式,而向人民币靠近。例如,而2018年,日本央行与中国央行签署了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而英国央行也与中国央行续签了中英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与此同时,英国在使用人民币的各国排名中位列第一,一度占人民币结算贸易交易的5.58%。
值得注意的是,除美元和人民币之外,全球前五大货币还有欧元、英镑、日元,显然,欧洲多国、英国和日本都在加大与中国经贸过程中,通过使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本币化结算而去美元化。
亦如英国央行行长马克.卡尼曾表示,目前国际贸易的一半以美元计价,但随着经贸的转变,实际和金融之间的脱节可能会减少,并且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其他储备货币。首先,我预计这些将是现有的货币,例如人民币。
而当同样拥有储备货币的发达国家都纷纷接近人民币时,全球一系列新兴市场靠近人民币则更加水到渠成。果不其然,目前,印度、越南、蒙古国、马来西亚、泰国、印尼等多国都在加大人民币的使用力度。
例如,据印度报纸《Mint》数周前报道,印度正研究同中国在双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与卢比结算的计划。另据越南央行消息,越南在去年10月就已对进行跨境经贸的商人、居民以及相关银行和机构授权使用人民币或越南盾进行交易。在越南,已有7个省份可使用人民币结算相关货物或服务。
不仅如此,我们曾多次提及,蒙古国民众经常开卡车排队到中国北方城市二连浩特采购,满载而归的同时,扎门乌德贸易区是蒙古国对中国唯一的铁路口岸,在这里,人民币的使用早已司空见惯,甚至还能收到中国通讯公司的手机信号。
与此同时,由于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已将中国视为最重要贸易合作伙伴,因此,人民币的使用已必不可少。比如,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都有大量橡胶出口国,中国是最大的橡胶进口国,如果一直使用美元计价和结算,则会出现各种风险隐患,假如美元因为金融危机等出现了流动性问题,这一贸易可能无法展开。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在全球一些石油国中,人民币的被认可度也正在大幅提升。这在英国央行行长卡尼看来,原油人民币期货正在发挥重要作用。比如,在原油人民币期货去年诞生以后,中国一家石油企业已签署了首笔以原油人民币期货计价的中东原油进口协议,并计划签署更多此类协议。这就为全球多个石油国提供了一个得以规避石油美元限制的货币风向。
这就不难理解,伊朗数月前就宣布将人民币列为外汇货币,以替代美元的既定位置,而委内瑞拉早在两年前就建议全球的石油国都改用人民币交易、计价、结算石油。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早已在向中国出口原油过程中创立了部分无美元化交易环境,而中俄本币化结算的趋势也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蔓延。
例如,俄罗斯数月前曾以14倍速度增持人民币一样。而继俄亚太银行数月前向中国的哈尔滨银行空运1000万卢布现钞后,截至目前,哈尔滨银行已实现对俄跨境调运人民币现钞10笔,累计金额1.55亿元。近日,哈尔滨银行还与俄罗斯农业银行及开放金融集团银行分别签署《现钞跨境调运合作协议》。
俄卫星通讯社称,俄罗斯和中国不可避免地将减少使用美元,向人民币和卢布过渡。俄经济发展部部长马克西姆·奥列什金曾表示,“目前俄罗斯与中国双边贸易中本币结算占据一定的份额。”“比如,俄中边境贸易,基本全部使用本币结算,因为这非常便利”。
应该说,人民币正在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储备、流通、结算等多个角度诠释着国际化的进程,无论是拥有储备型货币的发达经济体,还是一系列新兴市场和石油国都纷纷用自己的方式向人民币靠近。
曾担任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主席,全球知名经济学家Jim O'Neill曾表示,“投资者不得不相信,美元不会永远是全球头号货币。”而俄独立经济学家经济学家安东·沙巴诺夫认为,扮演下一个储备货币角色的,很有可能将是人民币,因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