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百日,孩子自由多了吗,家长焦虑少了吗?

gxq926 2021-11-1 460


89.06%的学生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量不多,超95%的学生表示自己能独立完成绝大部分作业……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近期给出了“双减”首份中小学作业情况调研报告。

自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7月24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后,“双减”已到百日,除了数字化的报告之外,学生和家长的具体感受如何?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孩子们确实得到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而家长们依然还陷在惯性焦虑中。

孩子乐了 传说中的“当头一棒”被叫停

儿子升入初中近两个月,徐明才真正适应作业“确实少了”的现实,“比我预想的每天得少2个小时左右。”

徐明回忆,入学前他从好几位同校往届学生家长那儿听到的经验都是,上了初中,作业量一下子会大很多,孩子适应起来有些难度,需要敦促加快速度,否则“就奔着11点去吧”。

然而,思想上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现实却温柔得出人意料。孩子晚上7点左右开始写作业,通常8点多就做完了,偶尔有些拖拉,也不会超过9点。“有几回甚至到家说,作业已经在学校完成了。”看着孩子每天情绪饱满,没有那种突然被繁重学业 “打了一闷棍”的感觉,徐明认为自己整体上还是挺高兴的。

女儿在朝阳一所小学就读的王梅表示,大部分时候孩子回到家都是没有作业的。“课堂上老师会把书本后面的练习带着做一做,就没有额外的练习册了。国庆长假期间布置了几首诗,但也没说要背要考。”身为海淀小学家长的纪茜对这种改变就更加深刻。之前女儿每天的记事本上都会有各科作业,三年级之后,基本上每天都得些一个半小时左右,如今所有作业都清零了,“正好放学时间也晚了一个多小时,估计这些作业都在学校完成了。”

正上初三的小武虽然每天还要拿出一个小时来写作业,但这已经是减半的效果了,之前他每天的作业时间基本都是两个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之间。而且,他们班里的老师还根据学生们的学校情况,布置了内容、难度不同的个性化作业。“像我的语文,基础知识还不错,老师就让我不用做配套练习册上的基础题,多做几个阅读分析。还有数学题,我的几何学得比较好,老师给我留的作业中,涉及到几何的,基本都是能力提升题。”小武告诉记者,老师有时候会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格外提醒他们,“老师花了大力气给你们安排适合的作业,你们可一定得认真对待啊。”虽然暂时没有统一考试,但小武的妈妈林沁瑶从小武日常的小测验、作业中看,小武的成绩并没有退步,甚至还有一点儿提升,“这种个性化作业,更对孩子胃口,也更有针对性,就是挺考验老师的,希望老师们能坚持下去。”

家长忙了 省的时间都被“家长牌”作业占去

跟孩子们的高兴不同,家长的心情难免也掺杂着些许不安。多出来的时间是否能得到有效利用?是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困惑。不少家长也仍然没有改变“不能让孩子闲下来”的态度,有的家长亲自上手,有点家长则直接把这些时间又给拨到网课上。

徐明就是亲自上手的家长之一。看到儿子闲下来,他时不时就会安排儿子整理错题、做一些他买来的教辅资料,至少也要跟着自己多读几本书。不过这些“爸爸牌作业”缺乏学校作业的纪律束缚,并不总能得到孩子配合。“我的工作不算很忙,有条件同步陪伴,如果孩子年纪更小、时间更多,家长又很晚才能下班,空出来的‘作业时间’做什么?真的要好好想一想。”

张钰的女儿刚上四年级,这个学期她几经周折,把孩子的数学、英语、大语文课外班都挪到了平时的晚上,周一周四数学网课,周二周五英语网课,周三留给大语文网课,本来周中的舞蹈、击剑、书法课都推到了周末。这两个月,张钰感觉比之前更忙了,“以前英语、数学的线下课选的一周一次,现在必须两次,课后的作业量也增加了,感觉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经常周末还得搭上一个大半天补作业。”张钰很想给孩子砍掉舞蹈和击剑课,孩子却想退掉数学和大语文,两个人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只好暂时维持现状,每天都得陪着孩子完成兴趣班作业的张钰觉得自己肯定先于孩子让步:“下班回家就上岗,实在太累了。也许到下学期我也就坚持不下去了,到时候就把学科类和兴趣类课程各砍一门吧。”

“线上课主要还是靠家长,孩子在学习上不是非常具有自主性,不预习不复习,吸收效果肯定不好。”王梅和张钰的感受特别一致,她也曾在女儿小的时候为她报过线上AI课,总觉得随时看回放巩固学习,但其实“从来都没有时间回头看。”

基于此,她还是偏向寻觅线下课程。听说某英语培训机构已经转为了戏剧课,价格倒是打听明白了,一周一次1.5小时,一年两万出头。但想去体验一下,约了两三次对方似乎都在找理由没能去成,她心里便隐隐有了怀疑,“估计是够呛,再说,一周一次管什么用啊?还不如自己每天带孩子读读材料有效果。”

可心的学科类培训班不好找,不少家长只能亲自上阵。方宁曾经希望能找到机构老师攒班,但是没有成功,“得有特别负责的家长出面沟通协调,还要轮流盯着,非常考验管理和沟通能力。”无奈之下,方宁只好自己担起了辅导重任,但心里又不踏实,“以前大家比着‘鸡娃’,我们也能看清和别人的差距。现在大家都不‘鸡’在明面上了,不太好把握。”她只好疯狂搜集辅导材料,存在网盘里,或者买来各种“秘密武器”,然后自己先过一遍,再把自己挑选后的资源,用文字、视频整理好给孩子,“就为了给他省点儿时间,提高他的学习效率,但实话说,这种学习方式,实在太‘费妈’。”

新改变 爸爸从“工具人”到参与家庭教育

虽然没法完全放宽心,但家长们也能看到“双减”给孩子、给家庭带来的很多正面影响。王梅坦言,自己感到“双减”后的状态是孩子比较幸福,家长还需适应。但在她看来,家长往往想得长远。平时无论什么状态,中考、高考都是今后要迎接的关卡,只要孩子们得放在一块儿比较,家长的“终极焦虑”就不会真正消失。“反正我们再怎样也不会不去想这些东西,那至少让孩子们切实感受到日常压力的减小,有益于身心健康,其实就够了。”

上个周末,因为线下课暂停,张钰和老公带着孩子去了八大处公园看红叶,“从孩子上学后这是第一次来。”看着孩子和爸爸在公园里追逐,从滑道上呼啸而下,张钰突然觉得自己动摇了,“那些课外班也许并不能提高她的成绩。每周把十个小时省出来一家三口一起读读书,聊聊天,哪怕一起看个电视,是不是更能给她一个可以治愈一切的童年呢?”

相对于不确定的张钰,把孩子课外班都停了的候云很支持“双减”,而且觉得“双减”不仅给孩子减轻了压力,还意外带回来了一个深度参与孩子教育的爸爸。“我家老王以前在家里就是工具人,平时晚上就负责当闹钟,提醒孩子睡觉,周末就负责当司机,送孩子上课。”而这两个月,文科出身的候云已经成功地把数理化辅导任务转移到了孩子爸爸王刚身上,责无旁贷的王刚为了捡起丢了多年的知识,也没时间刷手机了,经常晚饭后在饭桌前捧着孩子的教辅材料研究解题思路。眼看着老公非常上心地给孩子辅导功课,候云也开始跟着网上的视频研究各种美食,“大家都正视别人的付出了,我家的气氛比之前好很多。”



上一篇:苏丹爆发政变以来最大规模游行:上万民众高喊口号响彻广场
下一篇:白宫新闻秘书普萨基新冠阳性 5天前曾见过拜登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