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规模宏大的找煤任务正在哈尔滨展开

gxq926 2021-11-12 514


10月16日,哈尔滨迎来了2021年的第一场雪。当天,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出现寒潮,气温骤降10℃左右,哈尔滨最低气温已是 -3℃。就在同一天,哈尔滨全市正式启动供暖,这比往年提前了4天。

哈尔滨的供热企业都陆续公告,前期设备检修等准备工作已经妥当,今年供热任务能安全、有序运行。然而,就在平静的背后,当地许多供热企业的负责人却都在共同为一件事情着急:煤炭。

在这个中国最北端的省份,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煤,烧大腿”。冬春的供暖问题,是当地的头等民生大事。供热是不能出问题的,但煤炭该去哪儿找?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供热面积最大的城市,供暖季所需煤量在全省也是最多的。图/视觉中国

10月14日,距离正式供热只剩两天。一家热力公司负责人张楠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张发给区政府的函,上面写道:企业每年供暖季需要煤炭45万吨,目前库存只有15万吨左右,只够烧到12月初。当地省、市层面均有要求,供热期开始前,集中供热企业的储煤率要达到供暖期用煤量的50%,也就是说,张楠管理的公司还没有达标。

围绕煤炭的供应,今年从上到下都在提的一个词是,“千方百计”。政府要求千方百计地释放产能、保障民生用煤、协调运力、稳定价格,用煤企业也在千方百计地寻找可买的煤源。在一个偏寒冬的季节来临之前,一场规模浩大的找煤任务正在中国全方位展开。哈尔滨的煤炭保卫战,只是其中一个故事。

淡季不“淡”

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承担哈尔滨市哈西地区、学府路沿线等热门区域总共约3300万平方米的供热面积,是当地一家比较大型的供热企业。虽然是热电联产的机组,但是该公司在非供暖期不发电。

东北的用煤有季节性特征,供热季过后,煤炭市场是淡季,价格比较低,且火车运力也比较充裕,因此,近几年,当地政府号召供热企业“冬煤夏储”。郭凤桐负责威立雅公司的煤炭采购工作。像过去一样,今年淡季时,他开始着手供暖季的储煤工作。

但郭凤桐发现一个反常的现象:今年夏天的煤炭价格并没有像往常那样季节性下降,还是3、4月份时的价格。哈尔滨华能集中供热公司物资供应采购部部长迟力明也说,往年,夏季煤价会比冬季便宜大约10%~20%,但今年夏天,煤炭价格没有下浮。去年冬天煤价的最高点,就是今年的最低点,行情就像一条直线,一路上扬。

身为物资采购部经理,郭凤桐就像一名市场调研员一样,收集中国煤炭资源网、秦皇岛煤炭网的价格指数,以及同行们购煤的价格,才说服了公司高管多拨一些采购资金给他。起初几个月,他分别以2万吨、5万吨、10万吨这样的数量少量购入,以观望行情;到了7、8月份,煤价还在往上涨,他便开始大量进煤。

威立雅所用的煤炭70%是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褐煤,热值集中在3000~3700大卡/公斤。去年的10月下旬,内蒙古3500大卡/公斤左右的褐煤,到哈尔滨是400元,但是眼下,市场拍卖价已经涨到706元,加上运费是830元左右。也就是说,价格已经涨了一倍。

张楠是哈尔滨另一家民营热电公司的负责人,公司使用的是3000多大卡/公斤的褐煤与4000多大卡/公斤的本省烟煤两种煤源。他向《中国新闻周刊》提供的一张黑龙江黑河市金三角煤矿10月10日执行的最新销售价格表显示,发热量3500大卡/公斤的煤炭每卡0.23元;5400大卡/公斤的煤炭每卡要0.3元。他说,去年,本地烟煤同期的价格大约是每卡0.13元。

近年来,哈尔滨的供热越来越向大的供热企业集中。威立雅的供热面积不断增加,今年供暖期需要的煤炭大约在90万吨。在供暖期开始前,威立雅已经有了42万吨的煤炭库存,还差一半多的量没有着落。但是眼下,即使出得起高价,也不好买煤。

跟很多用煤大户一样,威立雅的购煤方式有两种。购买主力央企煤矿的煤源,一般是年初就商定价格和供应量,这样的长协订单是供暖企业的首选。长协是指煤炭采购的中长期合同,分年度长协和月度长协,价格有优势,产量和质量稳定,但它无法满足全部需求。近几年,威立雅购买的长协煤比例逐年下降,从2017年的70%降至现在可能只有30%,剩下的大部分需要依靠经销商、非主力煤矿等一些“市场煤”的补充。

哈投集团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公司的储煤场。该公司供热面积为4260万平方米,是当地比较大型的供热企业。在供暖季用煤量是135万吨,10月17日供热正式开始时,公司储煤量是70.3万吨。摄影/本刊记者 彭丹妮

对于“市场煤”,威立雅公司往年都是招标采购,但今年却是到处东找西凑。郭凤桐最近天天电话不断。对于那些招标中选的市场煤供应商,他需要催问有没有产能、什么时候能发运,也有卖煤的人给他打电话,量少价格也高,能成交的更少。郭凤桐9月就从这样一个贸易商那儿买了一万吨褐煤,价格很高,只够公司用一天的量,但是到现在也没有见到货。“现在有时候我一瞅电话,看到是陌生电话就不接了,多数不靠谱。”

刘文武是一名卖煤中间商。从哈尔滨中心市区出来,驱车往东几十公里,在一条荒凉的乡间马路旁,是刘文武的储煤点。尽管他的院子里堆满了几座大煤山,但是他却为年底之前再向客户供应10多万吨煤炭发愁,“买不着煤”。

刘文武主要经销内蒙古呼伦贝尔的褐煤。往年,淡季是他进货储煤的时间,今年因为上游的煤炭供应紧张,他的煤炭存量始终上不去,至今才卖了10多万吨,比往年少。刘文武目前有两个主要客户:齐齐哈尔的华电热电公司和哈尔滨鑫玛热电公司。

眼下,煤炭价格不仅高,而且变动快。刘文武说,以前可能是三个月、五个月涨一次价,一次也就涨几元、十几元,现在几乎是按天涨价。这样的行情,他作为贸易商却没有喜笑颜开,因为年初跟客户签订了合同,不能实时调价。

从煤炭销售端掌握的情况来看,今年市场也是不一般的火爆。《中国新闻周刊》获取的一份呼伦贝尔某主力露天矿的内部市场分析报告写道,年度长协煤价格比较稳定,不加运费,华能集团伊敏矿和扎赉诺尔矿的煤炭在哈尔滨售价分别为每吨190元和251元,维持去年价格。但市场现货价格混乱,9月,该公司销往东北的煤炭铁运竞拍成交价451元/吨,溢价128元/吨,“证明供暖用户已开始不计成本抢占市场现货资源”。

褐煤进黑

2013年之前,刘文武给客户供应的基本都是本地煤,之后,他销售的外地煤越来越多。现在他的煤炭生意每年大约有50万吨的成交量,全部都是从呼伦贝尔的煤矿运来。“因为普遍是这个趋势,电厂和供热企业烧褐煤,人家用这个煤,就得跟上这个变化。”

在中国地图上,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与黑龙江省相邻。呼伦贝尔市的几座超大型煤矿都坐落在海拉尔地区,哈尔滨距离内蒙古的产煤大区鄂尔多斯有两三千公里的距离,但距离海拉尔只有700公里。因此,从运输成本上而言,去呼伦贝尔买煤,比去内蒙古其他地方对哈尔滨来说更划算。

仅仅有煤,并非万事大吉。不同的工业生产,使用的煤炭种类不同。褐煤是一种低热质的煤炭,热值在3000大卡/公斤到3700大卡/公斤,中国已探明褐煤保有储量1300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3%,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的褐煤带上,埋层浅,多数是露天矿。相比之下,黑龙江的煤质更好,但需要井下开采,多属于烟煤中的长焰煤,一些热值超过5000大卡/公斤的煤炭还能供应外地,用作炼钢。

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煤,因水分含量更多,长途运输会加剧其热值的损耗,所以蒙东那边很多褐煤煤矿会在坑口旁就近建电厂。但在一系列供给侧改革之后,东北缺口越来越大,对褐煤的依赖越来越强。

早至2009年,黑龙江就从煤炭调出省份转变为煤炭调入省份。贺少华曾经是黑龙江一家大型火电发电厂的厂长。对着一张黑龙江省地图,他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从2010年前后开始,省内东部传统四大煤城——鹤岗、双鸭山、七台河、鸡西,是龙煤集团的“地盘”,除了自给自足,还供应东部的牡丹江市和佳木斯市;而黑龙江中西部的齐齐哈尔、大庆和哈尔滨等地,主要依靠蒙东地区的呼伦贝尔煤矿。此外,黑龙江还有一部分俄煤经绥芬河口岸流入。

但在过去十来年间,黑龙江的本地煤与蒙东的褐煤并非和平共处,而是随着时局变化,二者之间曾经有过博弈。

10月17日,国能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储煤场,斗轮机正在取煤并将煤炭通过传送带送往锅炉。摄影/本刊记者 彭丹妮

2018年,黑龙江掀起了一股煤炭去产能的高潮。在此背景下,当年秋天,进入供暖季之际,黑龙江煤炭供应缺口高达1350万吨,政府多次专门针对煤炭保供问题召开会议。

此后,东北三省开始成为中国煤炭供应最紧缺的三大区域之一。2021年9月末的报告估计,黑龙江年煤炭需求在1.2亿吨左右,省内生产原煤5600万吨,供应外省炼钢用的优质焦煤等1000万吨,剩下6500万吨左右的缺口来自三个蒙东、俄煤、其他市场煤,其中蒙东供应4500万吨。

与此同时,开采条件优越、以大矿为主的内蒙古受去产能政策的影响较小。在呼伦贝尔市,其煤炭产能集中在几家超大型煤矿,在今年产能核增之前,华能集团的伊敏露天矿年产能为2700万吨,国能宝日希勒矿年产能为3500万,合计6200万吨。

呼伦贝尔市工信局副局长宋立强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说,目前,该市共有16家煤矿企业,从2015年到现在,总产能每年大约维持在9000万吨,波动不大,其中,本地消费煤炭在3500万吨左右,剩下的都销往东北。2016年以来,该市受政策影响而关停的小煤矿产能大概只有300万吨。

外地的褐煤开始取代本地的烟煤,进入黑龙江的电厂和供热企业越来越多。对此,中国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吴凡等人在2020年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东三省受煤炭资源枯竭及去产能政策力度较大等因素影响,产量持续下降,由1.84亿吨/年下降至1.29 亿吨/年,对蒙东的锡盟、呼伦贝尔等地的煤炭供应依存度不断提高,目前,该区域消耗的煤炭55%都来自蒙东地区。

保供:异常艰巨的一年

在缺煤常态化的大背景下,煤炭保供就成了供暖季来临时政府的头等大事。2017年,哈尔滨便成立煤炭“迎峰保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市工信局,也就是如今的哈尔滨市煤炭保供工作指挥部。

煤炭保供工作指挥部、供热企业和电厂的燃料负责人都在一个联络群。在供暖季开始后,企业每天都会填一个表格,向工信局汇报储煤情况、到煤情况、耗煤情况,以便对方再向省发改委汇报。通过每日报表的监测,市工信局就能知道哪些企业现在存煤紧张,然后联系企业,询问用的是什么煤种,再通过省发改委对接、协调。

今年,紧张感来得更早、更明显一些。夏天的时候,郭凤桐说,黑龙江省和市政府层面、包括煤矿企业,就传出风声,说今年煤炭可能会紧张,希望大家在夏季的时候做好煤炭储备工作。

“今年8月份,我们就经常开煤炭保供的会议,逐渐就显得比较紧张了。”国能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分管燃料的副总经理黄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就在供热季开始前,哈尔滨市副市长与当地区长接连两天都来他们这里了解储煤情况。就像地方供热企业一样,他说,现在央企几大电厂每天也要将燃煤量、煤炭库存层层上报,最终汇总到国家发改委。

哈尔滨市的供热季是从10月20日到次年的4月20日,一共180天。在这期间,当地33家集中供热企业、13家中小热电联产企业的煤炭总需求是952.64万吨。哈尔滨是黑龙江省供热面积最大的城市,供热季所需煤量在全省也是最多的。黑龙江省集中供热企业的总供热面积为43675万平方米,其中哈尔滨占到接近一半,为20062万平方米。

在这种形势下,负责哈尔滨市煤炭保供的政府工作人员感到任务艰巨。市工信局生产要素保障处王恩双等人具体负责该市煤炭保供工作。他们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感慨,今年是煤炭保供工作指挥部成立五年来,感觉保供形势最严峻的一年。

10月19日,哈尔滨市总共46家热电供热企业实际煤炭库存为528.28万吨,接近总需求的55%。但是,令王恩双与他的同事们发愁的是,剩下那接近50%的煤去哪儿找?

按要求,哈尔滨要在供热季开始前达到50%的储煤量要求,以保证大约前90天的耗煤量,之后一边用煤一边进煤。但是,哈尔滨市工信局的工作人员说,在后续进煤的过程中,明年能签多少购煤合同、合同怎么兑现,不确定因素很多。到明年1月20日左右,正好临近春节,加之运力紧张,他们担心不能及时填补。

市场上流通的煤可能并不多。呼伦贝尔市五九煤矿大约有一半的煤炭都销往东北,基本都是到黑龙江。该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龙廷周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因为煤矿产能都是已知的,一般长期合作的主要客户,都在年初签订了协议,煤炭销售的盘子也就基本定了,剩下的就是冬季一些应急的、本地供暖的灵活的煤炭,这部分量不大。

呼伦贝尔主力煤矿伊敏露天矿的褐煤年产能为2700万吨。该公司在回复《中国新闻周刊》的采访中表示,其中约1140万吨供应自己的伊敏电厂,其余1560万吨外销,主要客户是华能、华电、大唐等中国几大电厂的黑龙江和吉林的分公司。在外销部分,长协订单占83%,市场煤和本地零散销售的地销煤占比分别是10%、7%。而年产能810万吨的国能大雁矿的一位管理层说,公司年度长协比例70%~80%,全年的产能大部分都预定了。

华能集团伊敏露天煤矿位于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年产能3500万吨,属于最大型的煤矿之列,剥离土层91米即是煤层,开采场大约有12平方公里,相当于168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图/华能伊敏煤电公司

就像往年一样,今年,哈尔滨市煤炭保供指挥部也组织了煤源对接会,把煤矿企业、经销商与供热企业请到一起洽谈。但是今年,指挥部找煤炭供应商比较费劲,因为之前那些合作的大型煤矿企业,已经通过长协合同把量提前分配出去了,在一番努力之下,才组织了6家煤炭供应商和有进口煤炭能力的外贸企业与用煤方对接。

9月30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做好电煤保供工作,已签订的电煤长协合同履约率四季度要达到或超过100%。但是,哈尔滨多家供热企业的煤炭采购负责人说,大电厂与煤矿企业签订的是年度长协,而供热企业多签订的是月度长协,没有电厂合同的兑现率要求高,这就像是金卡会员与银卡会员的区别。

哈投集团哈尔滨市华能集中供热公司的供热面积为4260万平方米,是当地比较大型的供热企业。物资供应采购部部长迟力明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哈投集团会统一跟蒙东地区的一些大矿签订合同,公司会根据集团的分配量进行煤炭采购。但是现在就面临着一个问题,他说,可能合同的兑现率会很低,因为煤炭资源太紧张,对方能供应的量和相应价格,每个月都要重新确认。

缺煤常态,今年尤甚

供热季谈煤炭保供,已经是近几年黑龙江的一种常态。而2021年的特殊之处在于,中国整体缺煤。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指出,疫后经济的复苏,带来对电力的强劲消费,今年前七个月,全国电力增速超过10%,这是历史罕见的。而在供给侧,今年1~8月份,煤炭产量的增速同比只是4.4%,缺口太大。

至于内蒙古的具体情况,中国华能集团能源研究院吴凡等人指出,2017年以来,蒙东露天矿征地问题影响面逐步扩大,产量逐年缩减;另一方面,蒙东加快从“外送煤”向“外送电”的转变,本地煤炭消费持续增长,外送量不断减少。2020年,蒙东供应东北三省煤炭规模较2016年缩减12%左右。

当黑龙江,尤其是该省中西部的哈尔滨、大庆等地已经与呼伦贝尔结为煤炭的“命运共同体”之后,上游的任何一丝波动都会激起当地用煤端的层层涟漪。

据公开报道,2017年,当时产能高达3500万吨的亚洲最大规模露天煤矿宝日希勒矿,因为征地进度滞后将面临减产。黑龙江最大的发电供热企业华电能源旋即公告,如果该煤矿的煤炭供应合同无法履行,预计电厂当年将出现超过350万吨的燃煤缺口。

至今,宝日希勒露天煤矿的征地问题依然制约着它的产能。贺少华对此解释说,露天矿开采便利,在原来煤炭监管比较松的时候,有一部分超产的产能,“只要有需求,别说3500万吨,就是4000万吨也能挖得出来。”

在电力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蒙东地区的煤炭,除了向东北地区销售,还可以多给煤矿自己的坑口电厂发电,以“外送电”的形式走向市场。而进口俄煤方面,黑龙江省发改委写道,受俄铁计划方向调整和俄煤市场多元化影响,截至9月底,俄煤铁路到达228万吨,即9月日均111车,下降44.5%;8月份日均只有106车左右,比往年同期少300车。所谓“受市场多元化影响”,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是今年俄煤被出价更高的国内南方市场抢走了。

哈尔滨市工信局工作人员说,2019年,哈尔滨进口俄煤394万吨,2020年进口俄煤115.6万吨,今年1~10月份进口俄煤75万吨。“实际上俄煤原来跟当地的煤价相差不大,但由于南方来抢煤,把煤价抬起来了,现在俄煤价格也高。”

在外部环境的多重影响下,黑龙江的煤炭缺口今年被撕得更大了。黑龙江省发改委9月末预计,启动供暖后,全省发电、供热日均消耗煤炭35万吨左右,每天缺口近10万吨。除鸡西、双鸭山、鹤岗、大兴安岭、黑河能够自平衡外,其他市都存在一定保供风险。

今年9月,国家发改委人员前后去了呼伦贝尔三趟,希望当地提高政治站位,保障东北用煤。但呼伦贝尔市工信局副局长宋立强也挺无奈的,这些年他们也没有限制煤矿生产,但当地产能就这么多。作为“中国冷极”根河市所在的呼伦贝尔,冬季同样严寒,甚至比东三省更甚,有足够的煤炭过冬,是他必须操心的事情。

宋立强担心,要是煤价继续涨下去,当地那些本就规模不大的、民营的供热企业老板如果亏本,一旦不愿意供热,该怎么办?“煤价是放开的,随市场波动,我们能做的只能是把这些煤矿企业、这些供热企业找来,大家坐在一块,面对面讲道理,不能为了你(煤矿)挣大钱,把当地老百姓冻着是吧?”

内蒙古发力,全力保供

10月15日,郭凤桐心情不错,因为他刚刚去国能集团在哈尔滨的东北销售公司签订了合同。多亏了保供政策,国能集团分给黑龙江一些保供煤炭,他所在的企业得到5万吨的合同量。再加上此前签订的9万~10万吨的长协煤,郭今年在国能集团共采购到13万~14万吨煤炭。

据统计年鉴,2019年,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的煤炭消费量分别为1.42亿、0.87亿和1.79亿吨,共计占中国煤炭消费的10%。由此可见,东三省是个整体用煤量不太大的市场,但在冬天供暖用煤需求突出。对此,焦敬平指出,在东北资源枯竭加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国家一直很重视东北的保供,因为这个区域供暖期长,且经济又不如南方省份富裕,保供是民生问题。

他还透露说,蒙东国家能源集团、华能集团这些大央企都在承担东北保供任务,也建立了煤炭储运基地。但它们要实现保供很不容易,“冬天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中开采,土层都被冻住了,要剥离土层很困难,露天矿在冬季开采成本很高。”

10月11日,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在呼伦贝尔走访煤炭生产企业时强调,要将今冬明春能源保供任务纳入央企考核,对工作不力、造成保供事故的实行一票否决并严肃追责。

10月20日,黑龙江黑河海关关员在黑河货运口岸做煤炭抽样。图/人民视觉

走近伊敏煤矿的办公大楼,大门上方的公告灯箱上赫然写着:增产保供,提质增效。呼伦贝尔的多家大型煤矿已经在行动。国能大雁矿的一位管理层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公司最近下发了保供方案,成立了8个小组,包括防疫、协调、运输、销售等小组。现在公司每天下午四点开保供会议,以前有任务的时候也就开个月度会议。

鄂尔多斯的煤炭过去主要通过北方港口下水销往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部分销往湖南、湖北和江西以及宁夏、山东等地。但今年,在国家要求内蒙古保障落实的18个省区5300万吨发电供热用煤保供任务中,内蒙古安排鄂尔多斯还承担了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保供任务。同时,为了增产保供,今年,内蒙古先后三批核增共89处煤矿,新增年产能合计1.38亿吨。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副局长张占军介绍,得到产能核增的煤矿绝大多数在鄂尔多斯,呼伦贝尔的一些煤矿在第二和第三批名单中。

宋立强介绍,当地5家在核增产能名单中的煤矿企业总共增加的产能大概在1300万吨,但这是全年产能,到年底还有一个季度,只能多增加325万吨左右。按照要求,呼伦贝尔这些新增的产能70%要保供东北,尤其是黑龙江。

以当地目前的头号大矿伊敏露天矿为例,其得到核增年产能800万吨,第四季度可以多开采200万吨,140万吨保供东北,其中100万吨分给黑龙江,40万吨分给吉林。但是,这100万吨并未流向哈尔滨市属的供热企业。《中国新闻周刊》获悉,黑龙江几大主力发电厂分到了蛋糕:华能、华电和大唐的黑龙江分公司分别签走50万吨、30万吨和20万吨保供煤炭。

“进入10月份,随着保供压力最大的黑龙江省全面供暖开始,供热耗煤逐步加大,保供形势不容乐观。”呼伦贝尔某主力露天矿的内部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在国家发改委密集发布东北地区保供政策的压力下,煤矿企业加大供应量,各地方政府也加大对供暖企业的监控和保障,用户也在不计代价地采购煤炭资源。按照国家发改委预测数据,东北地区今冬明春的供需缺口已不存在。

哈尔滨居民住宅取暖收费标准为每平方米38.32元。按照当前的煤炭价格,张楠算了一下,供热一平方米的煤炭成本在40多元,再加上人力、设备折旧之类的,需要50多元的成本。但今年必然的亏损却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供热企业不像别的生意,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不能“撂挑子”,而且一旦供热管网不供热,在冬天被冻住,很难处理,会是非常大的事故。张楠形容供热任务:箭在弦上,没有退路。

国家气候中心10月22日指出,受拉尼娜气候现象影响,今年中国冬季偏冷的概率更大,约是偏暖概率的两倍。此前两天,亦即10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及,据预测,今年冬季北方等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供暖季才刚刚开始,哈尔滨的煤炭保卫战还在继续。



上一篇:黄花过处寸草不生!多地出现“加拿大一支黄花”
下一篇:加拿大记者新书披露孟晚舟案解决背后:这一事件成为案情转机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