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亚洲最大社区”天通苑

gxq926 2021-11-5 515


(11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二区,外卖小哥将居民订购的生活物品交给防疫人员转送。图/中新图片)

最近,“睡城”天通苑又成了北京人关心的地方。

很多“北漂”对天通苑,可以说是又爱又恨。相对便宜的房租,让这里成为他们梦开始的地方;但拥挤的交通和环境,也使得很多“北漂”把“离开天通苑”视为迈向成功的标志。

这次的起因是,天通苑北二区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被列为中风险地区。由于天通苑居民众多,且多在市区上班,这一消息让很多北京人都担心起来,网上甚至一度传出“整个天通苑只进不出”的消息。

据北京市疾控中心11月2日通报,当天0时至11时,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新增4例本土确诊病例,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即日起将天通苑北二区定为中风险地区。

昌平区疫情防控情况通报则称,新增病例密接364人,次密接14人,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

而早在11月1日晚间,“只进不出”四个字已经让天通苑北二区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词。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事实上被列入中风险地区进行封控的,仅天通苑北二区及周边商户,是天通苑16个分社区中的一个,而非被誉为“亚洲最大社区”的整个天通苑。

“一旦出现疫情就太可怕了”

“天通苑一定要管控好啊,人流量太大了,5号线贯穿南北,一旦出现疫情就太可怕了!”社交网络平台上有人担忧道。

这并非杞人忧天。

因为有人估算过:在北京每21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生活在天通苑,而他们的工作地点遍布北京主城区。

作为北京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隶属北京近郊昌平区的天通苑到底住了多少人?50万、70万,还是100万?至今说法不一。

(天通苑是北京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之一。图/图虫创意)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在昌平227万常住人口中,回天地区(即回龙观、天通苑)约85万人,其中天通苑常住人口近50万。但民间说法称,天通苑的居住人数已经直逼70万;甚至有人说,天通苑实际居住人口可能已经超过100万。“逃离”北京的网红教师张雪峰在一段视频里甚至说:“想认识北京就一定要去一趟天通苑,那里住了四百万人”。

北京2020年常住人口为2189.3万,如果以50万计算,在北京每42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生活在天通苑;如果以100万计算,在北京每21个人中,就可能有1个生活在天通苑。这对于疫情防控来说,自然是巨大的挑战。

以出现确诊病例的天通苑北街道为例,该街道下辖9个社区,常住居民户数在5000户左右的超大型社区6个,仅天通北苑第一社区常住户便有5806 户,常住人口15389 人。

庞大的人口基数,让社区防疫面临人手不足的压力。“缺人手,现在大家都忙不过来!”天通苑北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前社区主要工作是排查统计密接、次密接的情况,组织居民进行核酸检测,为居民配送防疫物资、日常生活用品等。

与此同时,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还专门组织了“送药小分队”,保障社区内居民的用药需求等。因为社区居住人口数量庞大,需要投入更多的防疫人力。

目前,天通苑北二区及周边商户,已采取人员只进不出,在校学生封闭管理,商户等服务场所暂停营业等防控举措。

根据昌平区疫情防控情况通报,截至11月2日上午10时,已判定新增病例密接364人,次密接14人,已全部落实管控措施。据悉,天北街道14.27万人,11月2日已完成全员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天通苑社区居民张静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天通苑北二区全员11月3日已经做第二轮核酸检测。

张静居住在距天通苑北二区1000米的天通苑四区。她说,目前她居住的小区只留下1个门可以出入,其他的都封闭了,“但没有通知集体做核酸检测”。在生活方面,附近超市的米和面暂时有些紧张,不过蔬菜、水果与之前差别不大。

天通苑之所以人口密集,跟社区内房价相对较低,房租价格相对便宜,且地理位置好,去往市内交通便利直接有关。

天通苑交通设施及网络发达,几十条公交线路都途经或直达社区,公交站40多个;并且地铁5号线、13号线都设有站台。每天上下班高峰时间,地铁站外人满为患的蛇形排队场景,都在说明这里人口众多。人员流动性大,自然给疫情防控带来压力和挑战。

“每个清早黑压压的人群像潮水一样褪去,晚上又同潮水一般涌回来。”知乎上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这样写道。

职(业)住(所)分离严重,被视作天通苑的“硬伤”。新华社此前的一篇报道曾提及,夹在中心城区、昌平区之间的回龙观、天通苑地区是一个“睡城”:从2000年这里建成第一批经济适用房开始,由于忽略了前瞻性职住平衡规划,在城市边缘渐渐形成了一大片“居住型”社区。

昌平人力社保局与高德地图大数据分析显示,绝大多数回天地区就业人口的就业半径在10公里以上,工作地点遍布主城区。

(11月3日,北京市昌平区天通苑北二区,货架上摆满了居民订购的生活物品。图/中新图片)

注定只是“睡城”?

天通苑,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关于这个问题,知乎上的答案见仁见智。但“大”是住在这里或者来过这里的人最直观的感受。

坐落在北五环外天通苑,占地约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600多万平方米,分为天通苑本区、天通东苑、天通西苑、天通北苑与天通中苑,每个苑又按照数字分1、2、3区,天通中苑分为东区、西区、南区、北区,共有16个分区、645栋楼。

贯通北京南北的地铁5号线,在天通苑设有3个站:天通苑南站、天通苑站、天通苑北站。有网友戏言:“地铁三站都走不出天通苑”,更有网友戏谑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大概就是你在天通苑这头,我在天通苑那头”。

由于临近地铁、出租房源较多,且房租相对便宜,天通苑还是北京外来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因此,天通苑也被视作“北漂”群体“梦开始的地方”——为数不少的选择来北京发展的年轻人,一开始会选择在天通苑租住。而“离开天通苑”也被很多人视为迈向成功的标志,甚至没有之一。

2016年出版的一部中篇网络小说——《日落天通苑》,对于“天通苑是什么地方”的疑惑,作者王云超如此形容:

天通苑,是亚洲无人能及的经济适用房区,江湖人称“睡城”,这里有便宜的租房价格和一站式的生活环境,大批怀揣梦想的年轻人奔赴北京后便住在这个地方,令它成为“北上广”打拼一族重要的根据地之一。

网络上还存在这样的说法:天通苑社区虽然人口比较多,但很少能够见到北京本地的人,95%以上实际上都是“北漂”。这一说法虽不尽严谨,有夸张的成分,很难得到证实,但足以说明人们对于天通苑的观感和认知。

“缓缓夜去的天通苑,和一个三线城市的晚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这里的撸串的大排档烧出的火苗,吓到了被牵着的吉娃娃,巷子口的大风吹着在大声说话的大妈,路灯下聚集着三五个下象棋的老爷子,蹲在街头抽烟的房产经纪人……”知乎上的文章《离开天通苑,就别回来了》,让人们看到了天通苑的市井生活气息。

因为“脏乱差”和“堵车”,天通苑还曾被网友评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不过,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随着2018年北京发布‘回天治理’三年行动计划,一系列公共服务场地和基础设施项目开始落地”,被统称为“回天地区”的天通苑、回龙观区域,商业配套逐渐完善,最基本的医疗、教育等基础设施也慢慢完备。

但受制于当年“居住大组团”的规划,职住分离的弊端之下,依然无法根治通勤时间长,高峰期地铁拥挤、路面交通堵塞等顽疾。

中国城市规划院原副院长李迅认为,“睡城”形成的一个原因来自于规划。他说,北京在城市规划中曾犯过的典型错误,就是追求“居住大组团”,没有把握好就业和居住的关系。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理事长、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曾指出,北京的回龙观等新城区里很少有就业岗位,大部分人早晨到主城区上班,晚上又涌回新城,造成巨大的钟摆式交通流。

仇保兴说,把北京回龙观、天通苑新区安排在城市北面,而就业集中在东南的CBD地区,通勤交通流要穿过市区……由此造成交通拥堵等多方面的问题。

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也认为,过去规划中一度强调城市的功能分区,而功能区过大造成了较大问题。比如回龙观、天通苑成为单纯的居住区,没有适当配置就业,导致目前该区域职住分离现象严重。

那么,像天通苑这样的社区,没有产业托底和适当配置就业,注定就只是“睡城”吗?

李迅对中国新闻周刊说,现在规划上强调产城融合,混合兼容,以望京为案例,过去居住为主,大望京商务区的建设,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就近办公和居住,改变了原来“睡城”的状态。

“这在天通苑这样的社区也是可以实现的”,李迅表示,城市用地是可以进行置换的,通过更新改造,功能混合,这样居住和就业就可以相对地平衡。



上一篇:美媒:拜登随行助手在气候峰会后于苏格兰检出新冠阳性
下一篇:亚洲第一大瓜,比宫斗剧还狗血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