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奔赴、心安、振兴——三代台胞的“登陆”故事

gxq926 2021-12-14 769


 两岸开放交流30多年来,从寻根探亲到经贸合作,乃至各行各业互融互通,一批批台胞相继来到大陆,涓涓细流汇成了浩浩江河,书写着属于每一代人的“登陆”故事。
(小标题)两岸潮生:看见一代人的“奔赴”
上世纪90年代初,蒋佩琪第一次跟随年过半百的父亲蒋启弼来到大陆,跋山涉水抵达福建连江县贵安村,当时这里一片滩涂。不曾想,这块地会成为父女俩接力打造的千亩高尔夫球场。
当年球场刚建起来的时候,这里是周边唯一一家企业,吸纳当地居民就业,如今依然有100多名村民在球场工作。蒋佩琪也继承了父亲的遗愿,继续深耕乡土。
两岸开放探亲、经贸之初,一大批台胞奔赴大陆,他们既是寻根也是兴业,掀起一股台商“登陆”的投资潮。
大陆对台胞敞开了大门。“那时候台湾土地难求、人工难招,而祖国大陆招商引资力度很大,当时我就相信大陆一定会发展起来。”在大陆设立第一个台资纺织厂的陈建男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年,他为设厂奔波多地,最后是这片离台湾最近的土地留住了他。陈建男说,一晃30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当时的选择没有错。首批台商的成功经验也让更多台胞接踵而至。
(小标题)落地生根:得到一份“心安”
“迄今的人生里,22年在台湾,25年在大陆。”高嘉骏说,大陆见证了他成长中最重要的阶段,从求学到就业,心安的是“我从不是外人”。
22岁那年,原本打算去英国攻读法律的他,因为一句话选择到大陆学习中医——“在大陆,是站在自己的土地上。”
1996年,高嘉骏入学福建中医学院。5年之后,高嘉骏顺利毕业并考上了北京中医药大学攻读硕士。又过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博士毕业。
当面临就业选择时,他发现,彼时台湾并不承认大陆高校学历,而大陆很多单位还没有聘用台胞的先例。两难之际,大陆再度为台胞排忧解难。
2009年5月,国务院通过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意见,鼓励福建省在对台交流合作方面先行先试。高嘉骏成为第一个被大陆事业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聘用的台湾人。
“我更加深刻地觉得自己就是祖国的孩子。”高嘉骏说,与其他同事一样,他有公积金本子可以取钱,有社保卡可以看病。接着,他买了房、购了车,娶了曾经同校求学的台湾女孩。
“有家,有事业,整个人就会沉浸在这个地方,慢慢享受着祖国富强给我们带来的红利。”高嘉骏说,他看好未来在大陆发展的潜力。
两岸融合发展方兴未艾,大陆正逐步落实台胞同等待遇。第一本面向台胞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颁发、第一枚颁给台胞的五四青年奖章诞生……无数历史瞬间记录着台胞的欣喜时刻。
(小标题)同频共振:赴一场“青村”之约
“少年行万里,心中是故乡。青年梦,振家乡……”这是台湾青年写给大陆乡村的一首歌。近年来,大陆的乡村振兴吸引来了不少台湾青年。
来自台湾的吴炳璋和赖淑珍就是为乡村振兴一拍即合的合伙人。在厦门集美城内村,他们联手打造“今夜不打烊”“青青之约”等栏目,2021年4月发布第一条视频以来,视频内容包括乡村美食、历史、村歌以及风俗人情。
“我们的初衷就是集合大陆与台湾青年的力量,用新媒体助力乡村振兴,让每个村都能‘出道’。”吴炳璋说,这里只是一个起点,未来还会把经验带给更多的乡村。
这些“80后”“90后”回归乡村,成了“新村民”,和阿嬷一起做闽南传统小吃红龟粿,和老乡用闽南话攀谈。文创IP、摄影展、古厝改造计划……许多活动都留下了他们的印记。
赖淑珍说,在大陆发展要学会读懂政策带来的机遇,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基地的打造,就是两岸青年合作的大平台,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新舞台。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累计引入100多支台湾建筑师和文创团队、300多名台湾乡建乡创人才,覆盖220多个村庄。各具特色的大陆新农村成为两岸青年的“代表作”。
几十年来,台胞在大陆发展规划中不断找到发展方向,新媒体、直播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台胞“登陆”的故事“未完待续”。


上一篇:美国大学教授:美国民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下一篇:美国大学教授:美国民主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最新回复 (0)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