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程序员求职难”,他的焦虑你也有吗?

gxq926 2021-11-16 730


近日,一位45岁的网民在中国政府网留言求职,引发关注。该网民自称是一名软件开发人员,今年45岁,精通各种技术体系,“而我辞职回家半年后再回来寻找工作机会的时候,却发现连个面试机会都很难得到。”

人到中年求职难,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更何况是身怀一技之长的程序员,反差之大,令人唏嘘,让更多人产生了些许焦虑感。 近年来,职场“35岁现象”一直是热议的话题。不久前还有48岁外企高管给市长信箱写信求助,也在网上火了。这位网友的留言一经报道,更是戳中了无数人的内心:“辞职前还是公司的核心技术骨干,可辞职半年后连个面试机会都没有了。”

应该看到,这位45岁网友的留言属于个人求助。每个人的情况千差万别,待遇诉求、个人条件、工作能力等不尽相同,他为何遭遇求职困境,外人无从知晓。 不过在某种程度上,“45岁程序员失业”具有典型的行业特征:IT行业多年来属于相对较高收入行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2020年平均工资为97279元,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177544元高居榜首。这让很多网友惊呼:“程序员真香”!高薪吸引着毕业生源源不断地涌入IT行业,“后浪”能加班、能吃苦,人力成本更便宜。同时,IT行业技术更新迭代快,企业也需要新鲜血液带来新技术和创造力,如此“夹击”之下,处在35岁之上、体力和记忆力开启下行通道、职位“上不去、下不来”、生活“上有老、下有小”的程序员倍感焦虑。

职场常态是“结构性失业”,这种矛盾是企业和个人在劳动力供求层面博弈造成的——其一,从人才市场看,不是没有就业机会,只是普遍认为的好岗位,相对于越来越多优质人才的供给来说,是稀缺的。其二,从企业理性看,不是不给面试机会,作为强势一方,企业也要从成本收益的角度,最大化自身利益,特别是在吃青春饭的行业,年轻人的“性价比”更高。其三,从个人心气看,不是找不到工作,只是心满意足的高收入、好岗位,相对于内心的高期待来说,也是稀缺的,心态平衡、认清自我很重要。其四,从行业特征看,有的行业越老越吃香,比如医生、律师、教师等,知识和经验可以正向积累并转化,有的行业吃的是青春饭,更依赖年轻活力、体力和创意创造,谁也无法“两头吃”。因此,延长职业寿命根本在于自己。看中多大收益,也要承担多大风险。没有危机感,会让你面临更大的危机。时代向前发展,唯一不变的是变化,职场人都应有未雨绸缪的意识,适应变化,跳出舒适区,终身学习,“持续充电”,补齐能力素质短板,解决本领恐慌的问题。 早期高收入行业者,应充分利用前期积累的收入优势,进行合理规划和适度投资,实现资本的复利增长。而不是躺在曾经的“财富幻觉”中,等出现职业和财务危机时,再叫苦连天。 此外,要调整心态,调整预期。一方面提高质量,另一方面要降低成本。如果自身竞争力难以在市场上兑现更好待遇,跳槽就不会涨薪。与其待业,不如找一份工作先干着,减少时间成本,等待新机会东山再起。 当然有很多现实,个人无能为力,可喜的是,社会和企业层面也发生政策边际变化。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35岁现象”,一些地区公务员招录已经在放宽年龄限制:比如山东事业编招考,多年来把招考年龄限制在40周岁以下。浙江今年宣布,对于2022年应届硕士、博士研究生(非在职人员),放宽到40周岁以下。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编剧蒋胜男建议,取消国家公务员报考35岁以下的年龄限制。一些互联网企业陆续打破“996”模式,“慢”下来的节奏,更有利于中年员工发挥经验优势,在事业和家庭之间实现动态平衡。

破除“人到中年就业难”之困,是全社会面临的课题。相关部门应着眼大多数,研究更多人性化措施,包括取消将年龄作为录用的“刚性”门槛等,让各个年龄段的劳动者,都有发挥的舞台。我们相信,新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将在个人和企业成长、社会进步中不断推动解决。



上一篇:中芬两国在冬季运动领域合作实现创新高效
下一篇:北京证券交易所开市 81家企业首批上市
最新回复 (0)
返回